我們擅長商業(yè)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。
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。
騰訊在深圳灣體育中心召開了公司年會,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、首席執(zhí)行官馬化騰用 35 分鐘時間詳細回顧了過去一年騰訊旗下各項業(yè)務的發(fā)展,并對未來提出了規(guī)劃。
會議實錄:
微信
馬化騰表示,這是騰訊目前日活、整個生態(tài)最強壯的平臺,但也已經有 12 年的歷史了。QQ 由盛到衰、到期待下一次轉型的時間也是 12 年。所以,微信這棵老樹如何發(fā)新芽,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BAT 公司里,目前好像只看到我們還有機會發(fā)點新芽,其他新樹都在茁壯成長,也帶給我們很大的壓力。
一年前,我說視頻號是“全鵝廠的希望”,經過一年多的發(fā)展,的確不負眾望,在成長過程中給我們很多驚喜,讓我們在過去短視頻失利的情況下,重新具備了一個堅實的抓手。最關鍵的是,我們不是跟在別人身后做一樣東西,而是結合自身特點、做熟人社交的短視頻。
我們用戶群體的消費能力很強,但多年來我們缺乏的電商知識還是要補的,所以我們今年能夠全力發(fā)展的就是視頻號直播電商,電商和廣告是相輔相成的。
另外,微信還有很多新芽還在醞釀,比如小程序、小游戲和搜索等,如何把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常青化,是很值得大家思考的。
游戲
游戲是我們的王牌業(yè)務,目前號稱全球最大的游戲公司,好像是躺在成功的功勞簿上。但在過去一年,我們受到了很大挑戰(zhàn),新生代游戲公司層出不窮,從玩法類到內容類的轉變,我們一時無所適從,友商不斷產出新品,我們就好像毫無建樹的感覺 —— 我們也推出了新品,但沒有想象中那么好。最近兩個月投入的休閑合家歡派對游戲《元夢之星》,也是剛進入戰(zhàn)場。雖然晚,但它對我們來說不僅是一款游戲,還具有偏社交的成分,這本身就是我們的大本營陣地,肯定要全力以赴,而且要求所有業(yè)務結合,探索共同發(fā)展。
游戲出海其實是我們公司目前出海國際化的最大希望。過去幾年,在海外大 IP 游戲公司的手游研發(fā)、網絡運行運營等方面,我們發(fā)揮了一定優(yōu)勢、建立了口碑。我們希望在軟件和游戲研發(fā)方面橫向做透、做扎實,而不是在一個縱深角度跟其他游戲公司或硬件廠商為敵,更關鍵的還是找準自己的主業(yè)并聚焦,這樣更有勝算。
現在我們像打了雞血一樣振奮起來,恢復到當年在游戲行業(yè)如何從十幾名開外一步一步走上來這個過程,回想創(chuàng)業(yè)艱難的過程就會有斗志,不能躺在功勞簿上、不進則退。
PCG(注:平臺與內容事業(yè)群)
PCG 是所有老業(yè)務的集合體,特別難。去年我們提出的最大要求就是浮上水面、活下去。希望 QQ 能夠找到未來的產品定位,包括新測試的頻道,可能會有一些智能體,希望能夠出圈。其實 QQ 的很多產品服務還是不錯的,但是限于 QQ 的圈子里出不去。我跟團隊說,其實你要鼓勵回流用戶,要降低門檻,甚至可以不用登錄,純匿名都可以用,很多服務和內容其實都可以在 QQ 消費。要打開思路、要出圈,讓很多產品能夠走出去,換一種方式提供給用戶。
PCG 還有很多老牌業(yè)務,比如長視頻。騰訊視頻在過去一年厚積薄發(fā),《漫長的季節(jié)》《三體》《繁花》這三個特別出彩的都是在過去幾年做的。我們寧可不做一些中位的劇,集中資源做好的精品,我覺得貴也是非常值得的,而且是口碑。撐整個長視頻會員的關鍵是幾個大劇,如果不是每個月都有,至少每個季度要有一個。過去那些小桿子撐不起來,頂多當個電線桿貼廣告用,價值不大,現在要的是能夠撐起來,最好的產品就是渠道。
騰訊新聞經過轉型,經過組織架構調整,扭虧為盈,還有瀏覽器、應用寶等都在進行調整。以及閱文、騰訊音樂、虎牙等,在過去一年非常積極地在執(zhí)行降本增效,效果也是非常好的。
CSIG(云與智慧產業(yè)事業(yè)群)
互聯網企業(yè)服務非常難、非常卷,我們還沒開始,各家都涌進來了,包括華為。去年我們率先提出,我們不要低質量的發(fā)展,要高質量的發(fā)展。
我們在互聯網平臺企業(yè)收入排第四名,利潤排第三名。很多人覺得挺沮喪,我們少雖少,但質量好最重要,而且可持續(xù),那是新芽,不是老的葉子,這個是很關鍵的。所以每一個業(yè)務你們要自己想:第一,能不能常青,新業(yè)務沒有那么容易耕耘,你要在自己的領地考慮怎么常青;第二,考慮有沒有新芽,這個芽是自己枝頭的,不是外面找的。
很多友商是大哥發(fā)展得好,養(yǎng)著七八個兄弟。好的時候其樂融融,當大哥日子也不好過,增長乏力的時候,家庭矛盾就出現了,其他人就覺得給的錢少了。很多友商還沒有醒悟過來,還在大把花錢。聽說企業(yè)微信已經盈利了,可喜可賀,to B 市場非常難打。
現在我們還有很多產品在水面以下,除了特別重要的戰(zhàn)略性產品和基礎性投入,必須盡快上岸、浮出水面,這是內生的壓力?,F在我們要專注自身強項,做產品,把 SaaS、PaaS、IaaS 供應鏈毛利抓到極致,做好標準化。
我們最近反舞弊抓到了很多 CSIG 和 PCG 的,特別是 CSIG,很多都是在去打單、招待,這種模式真的不太適合我們,效率低、不透明。所以我們還是聚焦做產品,我們做被集成,別人買我們的標準產品去賣,我們內部管理清清楚楚、干干凈凈。
對利潤影響比較大的就是金融科技互聯網,這里面很多范圍,最重要的是支付,支付占我們的份額很大。它是我們的業(yè)務唯一被要求要降份額的,但我們也在解釋,我們所謂的份額里面其中有一半是銀行卡直接扣的,還有一半是轉賬的,不是支付,所以我們未來還是要去風險,以及產品上做一些轉化,要顯得和實際上是我們和銀行合作。我們只是一個渠道、通道而已,不是一個競爭關系。至于其他的理財產品比如借貸、保險等等,都是非常新的業(yè)務,但是我們用互聯網的方式,我相信是有很大的發(fā)展空間,但是一定要注重風險。
其他的行業(yè)出現問題會連累到我們這些產品,有可能你是要兜底的,很多人說法律上不用兜底,我說講法律固然重要,但是有時候你從社會責任來說是要有責任和義務的,所以一定要有風險意識,金融的東西肯定要拼誰安全,絕對不是拼你快,越快越危險。
人工智能技術
AI 也是去年一個重點,全行業(yè)甚至全世界的重點,我們總算能跟上第一陣列,不能算最領先,但是至少沒有太落后,我覺得后面還要結合我們的場景把 AI 混元大模型應用到各個場景中,短期內一兩年內我感覺不會有一個純原生 AI 大的應用,應該還是要結合到我們的所有產品里面效率提升等,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很大的機會。
總結
馬化騰認為,騰訊在管理上要重視小團隊精神,因為在過去降本增效過程中,很多員工的離開對他們的家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,有一些窘迫感。因此要求管理者在招人的時候要更慎重,因為裁員有利有弊的,對每個人的家庭造成的沖擊是很大的,不能業(yè)務好的時候把人招來,試兩個月不行就全部砍掉,我覺得這蠻不負責任。招人、用人的時候還是要慎重,沒有想清楚的時候小團隊先試,不要急。
馬化騰舉例,PCG 原來有三個推薦團隊,后來被他合并成為一支團隊,包括搜索團隊,我也希望跟公司其他搜索團隊整合,要合力起來才行,還不是為了省成本,而是為了減少白癡指數,不然你會顯得很白癡,這個是最大的侮辱。
馬化騰最后表示,每年騰訊公布的反舞弊案例并不少,但總有人年年聽年年往里沖,所以現在藤谷性能的數字化水平已經提升到過去基本靠舉報,現在已經做到一半靠舉報,一半靠系統(tǒng)發(fā)現,數字化管理各種供應商、單據自動發(fā)現的,就占到騰訊反舞弊案例的一半了。